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开始入住小患者
2008-07-30 00:00:00 浏览次数:

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经过两年多的改造建设,29日开始启用,37名新生儿成为首批入驻的小患者。部分病房和急诊的搬迁预计8月6日完成,届时急救中心大楼将全面启用。
    急救中心改建工程2006年5月动工,历时两年多,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并组织代建,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儿童健康事业的关心和重视。
    急救中心改造中,原有的8层主楼和周围的2层裙楼统一升高为9层,总面积达到12766平方米,比原来的面积扩大了一倍。
    其中,一层是急救室,包括内科、外科、耳鼻喉科,24小时接待病人就诊;二层为输液大厅;三层是影像中心、急诊化验室、心功能检测、超声等检查科室;四至八层是住院病房,九层则为手术室。新急救中心启用后,四个病房共设置病床228张,从而使医院总床位数由原来的742张增加到970张。
    急救中心内部环境布置突出了儿童特色。指路牌上的“水果”引导病人就诊,方便小患者记忆。随处还有卡通动物陪伴孩子治疗,消除孩子对医院的恐惧心理。
    在新改造的急救中心大楼西侧,几只“长臂”伸向不同的地方,这条宽6.4米、总高14.5米的钢结构通道使急救中心楼与门诊楼及住院部连接起来。
    考虑到孩子在行走中很容易出现磕碰冲撞问题,急救中心楼内,所有带棱角的部位都进行了特殊的圆弧形处理,地面则改成橡胶材质。
    急救中心大楼病房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住院患儿的情绪,四至八层的住院病房充满童趣。各个房间的角落、窗帘甚至治疗台上,布满了孩子们熟悉的卡通形象。躺在病床上的孩子,一抬头也可以看到“漫天”的星星、月亮,在柔和的灯光照耀下还一闪一闪地,这是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天花板。
    病房内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可淋浴。整个病房很有居家的感觉,既方便又舒适。各层还有单间病室,妈妈可以陪孩子住在一起。
    另外,急救大楼内一批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也将极大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如新生儿病房的“长颈鹿暖箱”,具有360度旋转床垫,可以根据治疗需求自由旋转。“箱盖”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升降。新生儿躺在暖箱里,体重、体温等一些基本情况就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新生儿暖箱。
    按照国际惯例,在急救中心九层的手术室内安装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双平板心血管造影设备,一次注射对比剂就可以完成多体位的观察,并且可以通过2维、3维的重建显现出逼真的心血管解剖图像,明显提高对心脏内畸形及大血管畸形的诊断水平。
    在心脏中心,装备了9台多功能重症监护床。这种监护床带有左右侧翻的功能,既能够帮助病人进行侧翻引流,又能够有效防止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床体多功能的电动体位调节,可为病人的治疗和恢复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此外,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Servoi高档呼吸机,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进行呼吸机内部消毒的呼吸机。同时,呼吸机提供最新的肺保护策略和监测功能,这些功能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改善机械通气质量,及时判断病人的肺功能恢复情况,提高ICU治疗水平。
    为了将数字化医院理念更加深入,提高工作效率,新急诊楼开发了一套急诊系统 ,使各科室之间实现电子信息的传递 ; “一卡通”运营模式的转变 , 更大大降低了患者家长交费排队的次数;信息发布系统中排队叫号内容清晰明了,使得输液患者排队更加有序;16个信息发布平台,900个信息点使各种信息及时发布。另外,在急救中心三层的机房建立了系统容灾备份机制,保障了全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
    急救中心楼的启用,是北京儿童医院发展的又一个契机。医院的急救体系将更趋完善;内科新生儿专业和NICU组成新生儿中心;心脏内科专业和心脏外科组建心脏中心的调整,不仅为专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造福于儿童。

上一篇: 同心协力为平安奥运做贡献

下一篇: “迎奥运创平安”北京儿童医院举行奥运安保誓师大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