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
2024-08-26 16:37:57 浏览次数:
溺水是威胁我国1~14岁儿童生命的第一杀手。只要有水,儿童就可能发生溺水,预防和正确救治儿童溺水十分重要。
预防溺水必须加强儿童监护和安全教育。家中是溺水最常发生的场所,尤其是低龄儿童。家中应及时倾倒水盆、水桶、浴盆、浴缸里的存水;家中的水缸、水井等要加盖;给低龄儿童洗澡时,无论时间长短,都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澡盆内。家长和孩子都不要高估自己的游泳技术,应在安全的区域游泳活戏水;即便是在游泳池游泳,未成年人也应有家长陪同或结伴,游泳时要让自己处于救生员的视线范围内。游泳前须做好热身运动,不在泳池中嬉戏打闹,不做危险动作;游泳过程中一旦感觉不适,应及时上岸或向周围人示意呼救;饥饿时、饱餐后、太困太累、生病时都不要下水游泳。儿童青少年发现有人溺水时,应及时呼救,不要自行下水救援;乘坐小船或皮艇时,应规范穿戴救生衣。适龄儿童应接受游泳技能培训,掌握水上安全技能。
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刻呼叫周围人帮助,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尽快让孩子脱离水体,不要在水中进行心肺复苏或固定颈椎。一旦孩子脱离水体,应在不影响心肺复苏的前提下,脱去湿衣服,擦干身体,以防体温过低。施救者应迅速检查溺水者的意识和自主呼吸。如果没有意识,无有效自主呼吸,应立即开放气道,清理口鼻内的泥沙水草等异物,并给予5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胸外按压。给予人工呼吸时要尽量保证胸廓起伏。如孩子存在有效自主呼吸、神志清楚,则将其置于右侧卧位,擦干保暖,等待救援,同时密切观察孩子的意识和自主呼吸等。不能排除头颈部外伤者,应将头颈部固定不动,避免二次损伤。
上一篇: 沉默的杀手——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