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外科参加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二十次小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小儿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研讨会
2025-09-29 17:49:12 来源:新生儿外科 浏览次数:
9月24日-9月27日,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二十次小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小儿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召开,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团队共16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并在多个学组中进行高水平学术汇报,展示了新生儿外科近年来的科研进展和前沿探索。
在新生儿学组分会场,新生儿外科主任黄金狮受邀作题为《先天性食管闭锁诊治进展及体会》的主题报告,分享了团队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诊治的经验及最新进展,获得了同道的高度关注与评价。
在各学组分会场,团队张雅楠、赵勇、华凯云、谷一超、廖俊敏、孙大燕、李冠潼、李宗翰、谭诗卉、李孟洋、谭昕玥、张阳镯、刘栩铭等医生,分别带来了《腹腔镜Ladd’s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基于术前检查构建BA诊断模型》、Multiple Recurrences of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After Esophageal Atresia Surgery、《胸腔镜修复术后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吻合口狭窄进展为难治性狭窄的渐进性危险因素:一项队列研究》、《先天性V型食道闭锁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单中心近20年回顾性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食管气管瘘的定位方法—单中心治疗经验》、《非营养性吸吮对长段型食管闭锁与复发性气管食管瘘患儿术后吞咽功能恢复效果的回顾性研究》、《回顾性研究54例产前卵巢囊肿特点与生后诊疗结局相关性研究》、《正常儿童与ARM患儿骶骨比例差异分析》、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sophageal Pulmonary Fistula in Children、《食管闭锁术后患儿24小时pH监测与胃镜检查结果的对比研究》、《先天性食管狭窄的治疗策略:孤立性CES与食管闭锁相关CES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PH-MII评价食道闭锁患儿胃食管反流特点》、《小儿食管重复畸形的诊断、治疗与术后恢复:病例报告》、《儿童腐蚀性食管气管瘘及合并食管狭窄的诊治》、《新生儿期与婴儿期行巨结肠根治术短期并发症的对比分析》、《胆道闭锁多组学研究进展》等一系列精彩的学术报告,与全国同道展开深入探讨。护士代表张璇在会上发表了《婴幼儿肛门直肠测压护理操作流程规范》的壁报交流以及代表护理部做了大会发言,分享了宝贵的专科护理经验,体现了科室医护一体化的高水平发展。
此外,团队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中青年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科室青年医师廖俊敏、李冠潼、谭诗卉、谭昕玥、刘栩铭等青年医师,分别就《先天性空回肠闭锁:非计划再手术与死亡的风险分析》、《基于术前检查构建BA预测模型》、《基于临床特征差异的胆道闭锁与Alagille综合征鉴别诊断研究》、《Currarino 综合征患儿排便排尿功能、生长发育长期随访》、《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下胆总管显影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中的应用》、《弥漫型CHI脾脏大部切除患者的短-中期疗效分析》以及《胆道闭锁患儿术后生长发育及相关危险因素评估》等课题进行了精彩汇报,展现了扎实的临床功底和科研能力。
经过激烈角逐,李冠潼医师汇报的《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下胆总管显影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中的应用》荣获小儿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研讨会中青年论文比赛第三名,为科室赢得了荣誉!
本次会议是国内小儿外科学界水平和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学术平台之一。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共进行大会论文发言17人次、中青年论文比赛7人次并喜获佳绩,全面展示了科室在新生儿外科各个亚专业的最新临床与科研成果。
守护新生,点亮希望,科室全体成员将继续努力,勇攀医学高峰,持续开展理论和技术创新,为每一位微小生命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我国新生儿外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