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杨海明同志荣获“首都劳动奖章”
2017-05-03 17:22:13 来源:工会 宣传中心 浏览次数:
近日,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副主任医师杨海明荣获北京市总工会颁发的“首都劳动奖章”。
自2013年博士毕业分配到北京儿童医院工作以来,杨海明始终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他所在的呼吸二科是一个重病人多、疑难病人多、病情变化快的高风险科室。除经常加班加点,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外,他还努力钻研业务,主动兼顾本科室的气管镜手术任务。在气管镜手术操作中,他发现很多重症肺炎儿童后期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这一并发症是目前医学治疗难题,既影响肺功能,也容易造成肺部反复感染。在科主任的带领下,他反复钻研,制定治疗方案,通过球囊扩张术和局部注射药物,为很多此类患儿解决了病痛。他还利用气管镜发现很多反复咳嗽喘息的婴幼儿,存在胃食管返流相关肺部疾病,为更好诊断探索了新方法。
2016年10月的一个下午,临近下班时病房收治了一名转院过来的严重气道狭窄患儿,该患儿有严重呼吸困难,面部青紫,随时有生命危险,家属焦虑万分。杨海明不顾已经工作一天的疲惫,立即制定手术治疗计划,和气管镜中心同事加班到深夜成功完成气道整形手术,挽救了患儿生命。2016年11月到12月期间,病房连续收治了3例因外地无法治疗而转诊过来的主气道肿瘤儿童,气道阻塞程度重,最重1例已占据主气道2/3,随时可能因肿瘤破裂出血而窒息死亡。主气道此类肿瘤是呼吸科最为棘手的疾病,术中一旦不慎可引起出血窒息等风险,且手术麻醉困难,面对患儿家长焦急又期待的眼神和孩子像被扼住喉咙样的窒息痛苦,杨海明积极联系各专业会诊,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成功安全地摘除了肿瘤,经过术后多次巩固治疗,均恢复良好,没有复发,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并多次谢绝家长赠送的红包。
2015年8月19日,杨海明同志跟随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赴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因时间紧、任务急,在接到援藏通知后4天,杨海明便克服夫妻两地分居、孩子正准备上初三等家庭困难,没有提任何条件,随队抵达了离家数千公里外的雪域高原。由于进藏前没时间进行充分准备服用抗高反药物等,到藏后杨海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原缺氧反应,很多症状几乎伴随了他一年的援藏工作。
入藏后,杨海明首先深入科室,了解病人及科室情况,遵从着组团式援藏的主旨,从教学、科研和医疗等方面尽自己所能制定了详尽的援助计划。在日常查房中除对专业知识讲授和病例分析外,他还因陋就简,带领科里藏族医生成功救治多例危重患儿,在边讲边操作下利用呼吸机完成四例严重呼吸衰竭、生命垂危的新生儿救治;使用静脉留置针施行简易胸腔闭式引流术救治了生命危在旦夕的大量气胸新生儿。同时,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神经、皮肤科等多专业科室的帮助下,成功诊治疑难病例数十例,弥补了儿童高原医疗的多项空白。工作之余,杨海明还积极备课,每周固定时间给全科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论授课,并鼓励科里医生以病例分享等形式参与进来。每次授课2小时,在内地普通的讲课,在高原每次讲课后都会出现胸闷、头疼欲裂,甚至手足末端麻木等反应,但这种授课在援藏一年中从未间断过。
入藏后20余天遇到的一例病例深深触动了杨海明。那是一位2岁的藏族女孩,咳喘严重,在当地医院治疗半月无好转,转来他所在拉萨市人民医院。结合患儿临床特点及胸片,考虑不除外异物吸入,再仔细追问病史,家属回忆在咳喘发作前曾看见孩子手中握有瓜子,当天立即查胸部CT及气道重建,发现左侧气管异物堵塞,位置较深,硬支镜无法取出,须经支气管镜取出。气管异物是儿童3岁内咳喘原因不明的常见疾病,这本是北京儿童医院可立即解除病痛的简单病例。但了解后发现,拉萨市人民医院仅有的一台气管镜不仅是成人型、只能完成简单的探查术,且已有22年历史了,根本无法再用于临床。和孩子家属交待病情及目前治疗的困难时,魁梧的藏族父亲紧握着杨海明的手,低头放在他的额头上,久久不愿意放手,抬头时脸上已流满泪水,那一刻杨海明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所长为孩子解除病痛。经多方协调及北京儿童医院院党委全力支持下,他与其他两位援藏队友合作,克服简陋的条件,仅用10分钟即成功取出堵塞气管近一个月的异物,孩子呼吸立即顺畅了。藏族一家高兴地热泪盈眶,将杨海明围成一团,孩子父亲两次跪谢,在使劲扶起后抱住杨海明激动地痛哭。
异物取出后的当晚,深受触动的杨海明写了建立西藏第一家儿童气管镜中心的申请书,详细陈述了在高原建立儿童气管镜室的必要性与急迫性。申请书得到广泛重视,在拉萨市各级领导和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领导大力支持下,经历选址、招标、装修、设备安装及建立规章制度等艰难而有效的努力后,克服重重困难,历经2个月时间,西藏第一家儿童专业气管镜室建成了。而这一切,均是在杨海明完成日常工作加班完成的。同时,藏族医生的培养也在同步进行,在北京儿童医院党委大力支持下,四名藏族医护来院免费培训,杨海明又利用自己春节休探亲假时间回到北京科里精心带教,儿童医院气管镜室也无私捐赠了一批基本设备。2016年5月12日,西藏第一家儿童气管镜中心正式成立并为藏族儿童开展了第一台气管镜术。截止到援藏结束的2个月时间,成功完成气管镜术60余例,并完成了经肺透壁肺活检、气道狭窄球囊扩张术及多例重症肺炎诊治及异物取出术等复杂手术,在拉萨引起很大社会反响,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更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严格培训,当地藏族医护团队已可独立完成气管镜灌洗术及异物取出术,在杨海明结束援藏回京后,已独立完成30余例手术,变输血为造血,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气管镜医护团队。
因在西藏的出色工作,援藏结束时,杨海明被授予援藏干部最高奖——西藏自治区优秀援藏干部称号,以及拉萨市卫生局优秀援藏干部和拉萨市人民医院优秀援藏干部、优秀公务员等称号。
工会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