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党建园地 >青年风采 >风采瞬间 > 正文

【儿医好青年】王颖:为了孩子“光明的未来”
2023-08-17 17:03:25 来源:团委 宣传中心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23年“五四”期间,市卫生健康委团委开展了“两红两优”评选表彰工作,北京儿童医院1个青年集体和5名团员青年获得荣誉;北京儿童医院团委也开展了先进评选工作。为更好地发挥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的思想引领、精神激励和道德示范作用,医院决定在官方宣传平台以“儿医好青年”为主题,对其中事迹较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宣传报道。

图片17.jpg

王颖,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院小儿眼科博士,北京儿童医院2022-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兴趣与热爱抵挡岁月漫长,从选择临床医学,到眼科学,再到从事小儿眼科王颖在学习、工作中饱含对孩子的热爱、怀抱远大的理想,深耕于自己感兴趣的医学领域。

“想了解人体的机能”“觉得医生都很厉害”源于对医学的兴趣和对医生的敬仰,9年前,王颖懵懂地踏入了医学之门。成为医学生之后,王颖一直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人生的岔路口,王颖选择了小儿眼科方向,成为了眼科主任李莉教授的得意门生,她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摆脱眼疾困扰,让他们都能拥有明亮的双眸。

图片18.jpg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临床是王颖觉得最自豪的事情,然而随着与导师出门诊时日的增加,王颖发现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仍有很多先天性眼部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治。一次,王颖在门诊遇到了一位智力发育障碍的患儿,据家长说家里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正常,但是二儿子和三儿子都有一种遗传性的综合征,导致智力发育障碍,生长落后,同时也伴随着眼部的疾病,视力很差,只有光感。这种由于先天性基因异常导致的眼部疾病目前是没有治疗方法的,很多时候也无从查起。尤其是对于这样的家庭,两个孩子基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更无力负担高昂的筛查费用。很多儿童遗传性眼病亟待探索,这让王颖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医学的局限性,也成为了她继续攻坚于小儿眼科领域的原因之一。她希望随着以后诊疗技术的突破,更多先天性眼病可以得到更好的医治。

“高原上的孩子和家长对眼病有很多误区、也不重视,我们只能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们危害和诊疗的重要性,能多帮一个是一个。”一次高原义诊,让王颖感受到了紧迫,也坚定了她义诊的决心。今年,王颖跟随李莉教授参加了“爱目行动”青海站的义诊。义诊过程中,王颖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已明确了屈光不正的诊断且需要配镜矫正,却从未到医院进行过眼部相关检查,也因家长的“不需要戴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等错误想法而耽误了病情,严重者甚至已发展成弱视。惋惜之余,她给孩子们解释近视的危害性及近视防控的注意事项,并通过班主任联系家长,直接在电话里和家长沟通,提高他们对近视眼防控的重视。王颖不知道一遍又一遍宣教是否可以让他们转变观念,但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哪怕多让一个孩子能科学应对近视,都是值得的。

未来,王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有能力、有责任心、有耐心的好医生。她将带着理想和责任感,为了孩子“光明的未来”,上下求索,挺膺担当,用激情和理想追梦,用奋斗和奉献圆梦。

团委 宣传中心

上一篇: 【儿医好青年】积极进取,踏实肯干——记北京儿童医院优秀共青团员贺宇杉

下一篇: 【儿医好青年】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 ——记北京儿童医院优秀共青团员康梦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