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党建园地 >青年风采 >风采瞬间 > 正文

【儿医好青年】王维玥:不断学习实践,练就“指尖上的芭蕾”
2024-11-29 15:48:55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编者按:

2024年“五四”期间,北京儿童医院团委开展了“一红两优”评选表彰工作。为更好地发挥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的思想引领、精神激励和道德示范作用,医院决定在官方宣传平台以“儿医好青年”为主题,对其中事迹较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宣传报道。

作者简介:

王维玥,女,1991年11月出生,2013年7月参加工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荣获2023—2024年度北京儿童医院“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图片9.jpg

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王维玥已经在北京儿童医院工作了超过十个年头了,从一名护理小白逐渐成长为现在的一名熟练的护理工作者。在刚参加工作时,她听了领导对院史的介绍后,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干劲,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然而,她很快被拉回现实。由于之前实习的医院是成人医院,工作模式和沟通方式都与儿童专科医院不同,加上刚刚开始工作不能很好地与老师们沟通,不能很好地学习,导致工作能力停滞不前。领导了解她的情况后,及时指出了她的不足。她积极调整,在平时工作时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总结每一次扎针失败的原因,尽可能提高穿刺成功的几率。

工作第二年,王维玥被派到睡眠中心。在这里,她学到了很多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睡眠监测检查具有特殊性且十分重要,医生需要提前得到检查结果才能在第二天顺利手术。但小朋友换了睡眠环境后,往往容易不舒服,她就一遍遍耐心安抚小朋友配合检查,积极与家长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与此同时,她还要及时调整室温,确保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在睡眠中心,王维玥收获了很多家长的认可和好评,也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王维玥回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后,她的工作更加顺利。但是,扎针穿刺仍然是她的薄弱点。她翻看了解剖学的书籍,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出不同体重患儿、不同进针方法造成的疼痛感程度,王维玥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终于练就了“指尖上的芭蕾”,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图片10.jpg

成长后的王维玥在带教时,面对刚刚到科室实习的学生,耐心讲解医院规章制度、科室环境、相关疾病基础知识,术前、术后护理指导。在他们刚刚拿起留置针的时候,王维玥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持针手法、进针角度及送针方法,最大程度减轻小朋友的疼痛感。

从最初选择儿科护理工作至今十余年来,王维玥从未后悔。今后她将继续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儿科青年护理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团委

上一篇: 【儿医好青年】郑珊珊:像对待亲人一般对待患儿

下一篇: 【儿医青年人人创】北京儿童医院举办第二届青年创新大赛“立项赛道”项目答辩评审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