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点亮童心 心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病房携手医务社工部打造艺术疗心病房
2025-08-14 17:05:47 来源:心脏外科 功能神经外科 医务社工部 浏览次数:
为积极响应北京儿童医院“构建友好型医院”的号召,温暖患儿心灵,减少住院带来的心理压力,心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护理团队联合医务社工部驻科社工,持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将表达性艺术治疗理念融入病房环境营造中,为小患者们精心策划并实施系列“艺术疗愈”活动,为患儿打造出更温暖、更具支持性的友好病房环境。
医务社工、护士长为心外术后患儿提供心肺锻炼指导,
用绘画涂色配合编故事缓解患儿术后紧张情绪
目前,心脏外科与功能神经外科病房的驻科社工已形成常态化病房陪伴机制,她们会与患儿共同进行涂色绘画、手工制作、象征性游戏。通过诸多互动方式,在丰富患儿住院生活的同时,将各类表达性艺术疗愈方式有机融入社工小组活动。继此前成功举办“病房音乐会”和“探秘手术”绘本共读与绘画活动后,病房里再次响起了欢快治愈的歌声——在医务社工的组织下,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3名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病房,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病房演唱会”。
本次演唱会的曲目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即契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又充分考虑患儿照护者的需求,旨在发挥音乐在情绪调节、压力疏解和建立积极联结方面的独特作用。
歌声在病房中缓缓流淌,患儿们专注聆听,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有的跟着节奏轻轻拍手,有的跟着小声哼唱,病房褪去了疾病的沉重,充盈着童真与欢乐。家长们的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神情。音乐成为连接医护人员、患儿与家庭的情感纽带,有效疏解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压力。
从心理健康视角看,这些表达性艺术活动并非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医护团队为改善患儿住院体验、促进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干预策略。住院治疗,尤其是手术,常常伴随着焦虑、恐惧和适应困难。医护团队深刻认识到,单纯的身体治疗远远不够,关注并积极干预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社会需求同样至关重要。艺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医疗恐惧与焦虑,转移其对疼痛和医疗程序的过度关注,还能促进情绪调节与压力疏解,帮助患儿和家长在轻松氛围中重建高质量亲子陪伴时光,同时强化患儿积极的身份认同和应对疾病的信心。最重要的是,在改善病房氛围的同时,为患儿间、家属间以及医患间创造了积极互动的平台,助力重建临时的社会支持网络。
心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医护团队表示,将持续深化与医务社工部的协作,将“艺术疗愈”作为打造病房友好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不断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从立体书探秘到病房音乐会,从绘本共读到创意绘画,从个案服务到小组活动,每一次尝试都旨在用艺术的力量驱散疾病的阴霾,为孩子们的治疗之路注入更多阳光、勇气与希望,真正践行“以患儿为中心”的友好型医疗服务理念,守护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康复。
心脏外科 功能神经外科 医务社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