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互助提升 锤炼实战技能——“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护理实战技能培训”成功举办
2025-10-20 17:39:01 来源:护理部 运营管理办公室 浏览次数:
10月13日—15日,为提前应对秋冬季节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峰,助力基层护理实践技能提升,全面提升紧密型儿科医联体单位儿科门急诊治疗与护理服务水平,北京儿童医院运营管理办公室联合护理部,共同举办了“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护理实战技能培训班”。该培训以“夯实理论根基,强化实战技能”为目标,以儿童门急诊护理实际需求为核心,在为医联体单位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搭建护理信息互通渠道,助力基层护理工作同质化开展。
培训班前期通过调研问需基层,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宜性课程,课程涵盖理论授课、技能培训、临床实践,吸引了各紧密型儿科医联体单位的24名学员参加。
北京儿童医院运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郑博在欢迎会上表示,当前门急诊救治能力存在区域间及机构间发展不统一、不均衡的问题。在国家“强基计划”与“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大背景下,基层护士提升专业水平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要求。他勉励学员,回到岗位后要发挥好“技能传帮带”作用,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分享给更多同事,形成良好的经验传承与扩散效应,带动基层门急诊治疗护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护理部副主任王春立表示,护理部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强调本次培训打破传统理论授课模式,始终聚焦“实战”核心;同时肯定了儿科医联体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在应对秋冬季儿童呼吸道传染病就诊高峰中的重要意义。她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学习将医联体“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机制真正落实到护理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为区域内儿童构建一张更加高效、安全的健康守护网。
培训中的理论培训环节,为学员们夯实了专业根基。课程涵盖儿童输液治疗相关沟通技巧和应急预案、留置针的使用要点及并发症处理、危重症患儿早期识别、儿童心肺复苏、高热惊厥及过敏性休克的识别和处理等儿科门急诊治疗护理的核心内容。本次培训特邀北京儿童医院静疗领域资深专家组成授课团队,授课专家们通过专题授课与系统讲解,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儿童静脉治疗的专业知识体系,为后续的技能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训中的技能操作环节,以锻造学员们的核心能力为目标,聚焦外周留置针穿刺及使用和儿童心肺复苏两大核心板块,采用“模拟操作+个性化辅导+临床实践”的多元教学模式。参训学员不再是被动听讲,而是通过反复练习实践以规范操作。学员进行儿童心肺复苏、外周留置针穿刺等技能模拟练习,带教老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学员掌握规范操作流程。随后,学员们再通过反复模拟练习,掌握操作要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临床实践阶段,学员们通过深入临床一线学习,切实感受成长与收获。学员分组进入输液中心、急诊科、导管室、采血室、呼吸中心临床部二病区开展临床实践。进行临床观摩与实践,进一步强化核心技能,实现了理论知识向临床能力的转化。
结业仪式上,学员畅谈学习感受,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内容“干货满满”,理论课程紧密结合临床需求,技能培训和临床实践注重实操细节,有效解决了社区儿童静脉治疗中的痛点和难点。为期3天的培训,大家在理论与实操的深度融合中,进一步掌握了儿童门急诊治疗核心技能,也深刻体会到规范操作背后的责任与初心。参训学员表示,接下来会把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技术回到原单位后进行推广学习。
护理部副主任王春立在总结中强调,护理工作能力的同质化提升,是医联体建设能否真正“沉下去、见实效”的试金石,本次实战技能培训,让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护士切实掌握“带得回去”的技能,把所学所见能够带回去,对日常儿科护理工作能进一步提升。她希望学员们都能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将收获转化为动力,将技能服务于临床,携手并肩,为推动紧密型儿科医联体的高质量发展,为守护每一位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班通过知识分享、经验交流和实践操作,加强了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与核心医院之间的合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峰期做好充分准备,也为保障儿童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北京儿童医院作为此次培训会的主办单位,充分展现其在儿科医疗领域的引领作用和担当精神。
护理部 运营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