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隶属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室前身为营养室,成立于建院初期(1942年)。在儿童临床营养专科领域具有扎实的临床技术基础和悠久的学术研究历史。
科室于2012年7月更名为营养膳食科,为配合学科发展需求、更专注于临床工作,2019年1月调整并正式更名为临床营养科。现有职工10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次,其中6人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儿科临床营养专家、临床营养医师和儿童专科营养师共同组成,主要工作是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各种疾病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开设营养门诊、生长发育随访等,并为全院患儿提供营养膳食和治疗膳食计算配方。临床营养科负责全院门诊及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和营养管理,营养治疗包括特医膳食和食品治疗、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全肠外营养、营养补充和营养替代治疗等。基于生命早期营养支持和全生命周期营养代谢的健康医学理念,探索生命早期营养与健康、全生命周期营养代谢及慢病管理和儿童专科疾病各阶段营养管理模式。目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第二批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营养师临床营养培训基地、医学营养减重教学基地、百佳医学营养减重教学基地、营养质控哨点单位、规范化儿童营养门诊。科室重视临床科研工作,目前承担十四五“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课题,各级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开展儿童特医食品的规范化应用、医体融合儿童青少年减重等临床研究项目。
科室现拥有能量代谢测定系统、人体成分分析仪、营养风险筛查系统和临床营养管理系统,设有儿童营养门诊、营养评估室和营养健康宣教区域,与营养食堂、肠内营养制剂室、药剂科、临床研究中心及全院二十多个临床科室形成有效联动,为门诊及住院儿童提供全方位、整体性和连续性的临床营养支持。门诊设有营养全科门诊,减重营养管理、围手术期营养管理、食物过敏营养治疗、神经发育性疾病营养治疗、生长迟缓营养治疗等儿童临床营养专业门诊,每年专科门诊量约13000人次,为全院住院患儿提供普通营养膳食、特殊疾病治疗膳食(如糖尿病、肥胖、肾衰、低蛋白、低盐、低脂等数十种治疗膳食)、半流食、流食等治疗方案,惠及10000余人次,专科会诊约2000人次。
为满足儿童和家庭需求,科室开设互联网线上门诊和微信营养公众号 (BCH儿童营养)。科普工作团队由资深儿童专科营养师负责,通过各权威媒体、科普出版物、线上线下义诊、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主动向儿童、家庭及社会进行营养宣教工作,致力于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同时深入北京市西城、朝阳、丰台、密云、大兴、石景山等多个城区的社区和学校进行营养咨询、宣教和膳食指导工作。因在儿童肥胖管理、儿童营养健康素养提升等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获得了多项科普工作的奖励,得到儿童、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主要治疗方向:
· 正常儿童的膳食指导或对膳食有特殊要求的儿童的膳食指导
· 婴幼儿喂养咨询
· 慢性疾病(糖尿病、超重肥胖、慢性肾脏病等)的营养管理
· 肿瘤疾病(化疗期间及骨髓移植术后)的营养管理
·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便秘、腹泻等的膳食管理
· 食物过敏
· 发育迟缓、发育落后、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营养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酮饮食)
· 遗传代谢疾病的营养管理
· 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 特殊营养支持方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
· 神经性厌食等饮食紊乱的营养管理
人员介绍:
黄鸿眉:主任医师,儿童营养保健和发育行为学博士,知名专家。一直从事儿科医学、儿童营养保健和行为发育医学临床工作,对婴幼儿喂养和营养支持,神经发育性疾病的特殊营养治疗和支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方向主要为儿童营养与脑发育。
闫洁: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内分泌、营养知名专家。
夏露露:主治医师,营养学博士,擅长骨科、新生儿疾病营养管理及研究。
杨文利:主治医师,营养学博士,小儿内分泌专业硕士。擅长各种疾病的肠外肠内营养治疗,特别是血液肿瘤病人营养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病等营养治疗;及各种疾病造成的营养不良、牛奶蛋白过敏、肥胖等的营养治疗。
李东丹:主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营养管理,食物过敏营养管理。
赵文利:主任营养技师,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本科毕业,从事临床营养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儿童血液病、移植病人、慢性腹泻、肥胖等多种疾病的营养膳食指导。学术任职:中国临床营养产业创新联盟委员。
潘长鹭:副主任营养技师,首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毕业。擅长糖尿病、肥胖、癫痫生酮饮食、慢性肾脏病等的营养膳食指导。
栗 达:主管医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营养学硕士研究生,擅长血液肿瘤疾病、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糖尿病、肥胖营养膳食指导。
王美辰:主管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擅长肾脏疾病、糖尿病、肥胖病人的营养膳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