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倪鑫教授团队喜获202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23-04-07 17:41:22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室、科研处 浏览次数:
近日,中华医学会公布《关于2022年中华医学会科技奖奖励的决定》,对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人)进行表彰奖励。北京儿童医院倪鑫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我国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综合诊治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项目喜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我国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综合诊治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项目由北京儿童医院倪鑫教授团队牵头,联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共同完成,填补国内儿童肿瘤诊疗示范体系空白,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该项目首创我国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精准诊断和分型新体系:首次阐明我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分型特征,率先建立规范化诊断分型标准;首创神经母细胞瘤骨髓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细化危险度分层指导精准治疗。创建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国方案:首次建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中国方案(CCLG-ALL 2008),低危组5年无事件生存率由90.5%提高至95.3%,高危组由37.4%提高至54.0%;国际上首次提出横纹肌肉瘤中枢侵犯组概念和六药联合强化治疗方案,中枢侵犯组2年总生存率由21.4%提高到36.0%;率先将改良化学减容方法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生存率从30%-50%提高至95%,眼球保存率从0提升到80%以上,视力保存率提高至50%;首创微波消融切割止血技术,肝母细胞瘤术中出血量50-100ml降低到10ml以下。
该项目还首次制定我国儿童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8项):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的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版)、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诊疗规范(2019版)、儿童肝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版)、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版),及中华医学会发布“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和中国抗癌协会发布“中国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诊疗建议(CCCG-RMS-2016)”。对儿科专病诊治具示范作用,推动我国儿童肿瘤诊治规范化和科学化。
该项目通过创新研发新型医疗器械/产品,解决我国儿童肿瘤诊治难题:研创我国第一个神经母细胞瘤TERT基因断裂检测试剂盒,高危型鉴别诊断率由33.3%提高至45.0%;研制口咽显露器、胸肋骨压力器等器械,用于儿童头颈部/胸部手术;研制颈部手术包扎带,用于颈部手术及术后换药。首创中国儿童肿瘤监测体系、临床样本库及数据库:创建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涵盖全国31个省442家医疗机构,监测肿瘤患儿20万人,纳入病例信息240余万条,发布我国首部儿童肿瘤诊疗相关监测报告——《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0》;创建儿童临床样本资源库和数据网络,收集儿童肿瘤标本(组织、血液、尿液等)12万份。创建全球“儿科疾病注释和药品”(PedAM)数据库,至今访问量十余万次。
本项目共发表论文183篇(含Blood等顶级期刊),其中10篇代表性文章他引712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转化12项。主编专著44部,举办国际会议4次、国内会议34次和培训班42次。本项目成果推广应用至全国30个省市、2000余医疗机构,惠及20余万儿童,对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综合诊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国儿童健康撑起一片天。
“中华医学科技奖”是中华医学会面向全国医药卫生行业设立的科技奖,旨在奖励医学科学技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对提高中国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推广和普及先进医学科学技术,激励科技人员攀登科技高峰将起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