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领导为2025级新生开展入学培训暨《形势与政策》授课
2025-09-09 15:26:58 来源:教育处 浏览次数: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院2025级新生正式开启紧张而多彩的学习旅程。为帮助新生稳健地踏上求学之旅,学院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活动。院领导高度重视入学教育工作。继8月26日倪鑫院长讲授“开学第一课”《如何走好行医路》后,8月27日下午,党委书记张国君带来《新质生产力在儿科发展中的表达》,副院长王爱华作《从学生到医生的关键转变》专题讲授。研究生、本科生、护理新生近200人齐聚课堂。
张国君书记的授课即是新生“思政第一课”,亦为本科学生《形势与政策》第一课。张国君书记详细分析新质生产力在儿科领域的实践路径,阐释核心内涵、创新举措、赋能路径与未来愿景。他强调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要求卫生健康生产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经济主战场、对接国家需求、守护人民健康。他举例博士生团队创新成果和医院科研项目,说明优化创新要素配置的重要性;介绍微创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等应用,提出发展模式向提质增效和精细运营转变,聚焦人才与技术突破,为青年人才搭台,加速成果转化。他呼吁医护人员学习新质生产力理论,更新理念,掌握技术,破解临床难题。此次授课结合理论与实践,为儿科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儿童医院将迈向新征程,贡献健康事业。
王爱华副院长倾情讲授从学生到医生的关键转变课程,她融合临床医师的成长轨迹,深入剖析医学成长路径及其核心要素。以张金哲院士为例,她深刻阐释“医患关系是‘交命的朋友’”这一理念,强调人文关怀的不可或缺性。她嘱咐学生们要主动适应行为方式、学习模式与生活状态的转变,着力提升有效沟通、适应应对、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顺利实现向医生的成功蜕变。随后,王爱华副院长为五年制儿科班带来《形势与政策》授课《儿科专业就业与职业发展》,她以新时代中国儿科资源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梳理国家促进儿科专业发展的政策,分析职业发展方向的多元化趋势,强调新时代职业素养要求与未来就业路径,并深入阐释儿科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形势,为学子们指明方向。
今年是儿科医学院首次承担本科《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儿科医学院德育教研室先后组织两次集体备课,针对儿科专业五年级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国家政策+学生需求+学院特色”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力求让课程教学与国家发展脉搏同频共振,与医院进步步伐相得益彰,并精准对接学生的职业需求,引导医学生将个人发展目标融入“健康中国”战略与民族复兴伟业,助力学生运用形势与政策理论,开启思考未来与人生的大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性的形势观,提升其根据形势政策变化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师生共情、共鸣、共识、共振的教学效果。
两位院领导将对实际工作的深刻体悟融入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引中,呈现了一场思想深邃、精彩生动的思政盛宴。愿学子们不负学院领导的殷殷嘱托,在实践中淬炼品格、增长才干,成长为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温度的儿科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