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人工智能产品亮相服贸会助力儿童医学创新
2025-09-22 18:15:49 来源:科创中心 浏览次数: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盛大举行。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双向赋能,北京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积极申报,成功获批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简称“中试基地”)。在2025年服贸会上,北京市正式启动医疗领域中试基地建设。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生态伙伴,与众多合作医院、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等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共筑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共赢生态。
中试基地展区位于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的醒目位置,北京儿童医院多项创新成果在此对外展示,充分展现了医院在儿童医疗健康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带队,多个临床、科研、行政职能科室骨干参会学习交流,体现了医院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
专为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打造的“一丫”一体化数字化评估干预平台,吸引了众多观众。它系统融合了脑电与近红外脑氧监测、神经心理测试、行为与生理多模态采集、社交认知训练与无创神经刺激干预技术,构建了从早筛评估到精准干预的完整闭环。配套的智能陪伴机器人载体通过语音、表情、动作等方式与可实现与儿童互动,在家即可开展评估训练,显著提升患儿社交认知能力,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温暖的康复方案。
基于儿童医学大模型打造的AI儿科医生基层版首次亮相服贸会,软硬件结合的一体设备,融入了北京儿童医院超过300位专家的经验智慧,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儿童医学指导和帮助,旨在解决我国儿科医生不足和优质儿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痛点问题,致力于为全国儿童提供均质化的诊疗服务。
北京儿童医院联合国内顶尖技术团队研发的“婴幼儿及儿童头颈部肿瘤刚柔耦合手术机器人”突破了儿童头颈肿瘤手术的关键技术瓶颈,打破了传统“成人缩小化”的研发策略,为儿童头颈部肿瘤微创手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项目聚焦于多模态影像引导的精细化小型柔性手术机器人研究,旨在解决在儿童头颈外科手术过程中“视野盲、操作难、动作险”的痛点问题,以满足手术过程中对于“精细、灵巧、智能”设备的需求。
同时,眼科一系列医学创新产品在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展区亮相,同样吸引了广大参会者的关注。基于智能引导视觉刺激的治疗眼镜,可利用AI替代传统弱视遮盖治疗,避免电脑终端综合征,有助提高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眼外肌手术注射固定镊凭借独特的锯齿设计和隔离巩膜功能,运用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斜视的非手术疗法中,能大大减少眼球穿通伤风险,使操作更简单,治疗更安全;基层低龄儿童眼健康数智化筛查与分级诊疗系统及设备,通过自主研发适配低龄儿童的智能视力检测仪、智能眼底相机,结合AI多模态分析,有望儿童检查配合度,提升儿童眼病检出率,适配基层降本提效,可达到数智化筛查与分级诊疗目的。
此外,9月11日,在“服贸健康大讲堂”活动中,中医科何强、精神科崔永华在现场先后为观众带来“儿童肥胖的危害及中医药干预优势”“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主题科普。骨科主任郭东、眼科主任医师蔺琪、临床营养科副主任技师潘长鹭的脊柱侧弯、近视防控、体重管理科普视频在现场播放。
北京儿童医院在服贸会上展示的前沿产品深受关注,新华社、健康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医院将以本届服贸会为契机,依托中试基地建设,继续深化儿童健康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人工智能与儿童医学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推动中国儿童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儿医力量。
科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