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

首页 > 正文

糖尿病系列健康教育·运动篇
2020-12-01 15:23:55 浏览次数: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与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都可以帮助我们良好的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的好处

运动可以让糖尿病患儿强身健体,放松心情,保持体重,改善心肺功能。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儿,运动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运动疗法对于糖尿病患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原则

1.结合年龄、病情,因人而异。

2.控制运动时间、强度,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3.因地制宜、培养兴趣、循序渐进。

4.依从生活规律、保证营养供给。

5.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运动方式

糖尿病患者可根据个人的年龄、病情和兴趣,选择轻度、中度或稍强度几种不同强度的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分为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是指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或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由于氧气不足,使乳酸生成增加,导致气急、肌肉酸痛等,如举重、百米赛跑等。

有氧运动是指大肌肉群的运动,强度低且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30分钟或以上),可消耗葡萄糖,如慢跑、骑车、游泳等。

糖尿病人不宜进行无氧运动。

通常衡量运动强度的标准是心率:

糖尿病人运动强度应保持的心率(次/分)=(220-年龄)*(60%~80%)

运动强度还可以根据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

轻度有氧运动包括购物、散步、做操、太极拳等。

中度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健身操等。

稍强度有氧运动包括跳绳、爬山、游泳、球类、舞蹈等。

图片1.jpg

运动的时间:一般建议控制在60分钟左右,包括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在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坚持20-30分钟,这样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 作用。

运动注意事项

1. 应选择在餐后的1小时进行运动,避免在胰岛素的作用高峰运动以及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2. 准备一些水,在运动过程中,及时补充水份避免脱水。

3. 准备含糖高的饮料、食物,如果发生了低血糖,能够迅速处理,避免发生危险。

4. 运动前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 选择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服装;合脚、透气、舒适的运动鞋;

5. 运动前、后监测血糖,进行较大运动量的活动前可适当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6. 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监测血糖,对症处理,就地休息。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禁止运动:

1)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时;

2)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未纠正;

3) 空腹或餐前血糖>13.9mmol/L;

4) 频发低血糖时;

5) 严重的糖尿病肾病、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及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未控制的患者;

7. 运动时尽量结伴而行。如单独一人进行运动,备好糖尿病急救卡。卡上注明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在发生意外的时候能够联系到你的家人,并能为医生迅速准确的救治提供可靠信息。


相关医生:
相关科室: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上一篇: 宝宝为什么会得食道闭锁

下一篇: 糖尿病系列健康教育·预防低血糖篇

返回

顶部